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交流 > 新闻报道

黑土地上走出来的科学家——丁小平

作者:小编来源:网络文章浏览次数:

2018年,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我国科学界最权威的报刊《中国科学报》,刊发了《由“数学大国”向“数学强国”迈进始于重视数学》一文,报道数学家丁小平先生,不久,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转发该文。此后,人民网等多家媒体刊发《重新审视现行微积分原理态度需“慎重”》《我国数学研究可能在微积分领域出现重大学术成果》等文章,报道丁小平先生和他的科学研究成果。中华民族产生重大科学成果,这实在是让国人激动不已的事,同时也让我们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引以为荣。

在黑土地打下科研基础

绿水绕着青山游走,嫩江以不拘一格的节奏汩汩流淌。在大江东岸,被兴安岭群山怀抱的这片黑土地,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也哺育了这片黑土地上的人们。科学家丁小平就是在黑河这片土地上度过了他金色的童年。

丁小平的父亲丁继德是张富清式的老革命,哪里艰苦就去哪里,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开发建设新农场事业。丁小平196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县的庆阳农场,这是北大荒最早一批开垦的农场。1965年,丁小平随家人来到嫩江乐山农场生活,1970年又举家搬迁至建边农场。

由于新开发的农场一切都有待建设,教育资源非常有限,丁小平在读大学之前几乎没有上过学。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学习。他回忆童年时说:“自己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打猎、钓鱼、捕鸟、游泳、滑冰、种地,真可谓什么都会,多好啊!其中,善于思考是最重要的。”他亲近自然、亲近社会,培养了广泛的兴趣爱好,从小以自学为主,看了很多书。比如,他小时候有一本中医药小书,就成天拿着小书到处找草药,思考植物之间的关系。在建边农场,丁小平13岁就已经自学了微积分,大雪封山的时候,对他来说正是做几何证明和方程游戏的好时候。至今,丁小平在给学生讲课时还时常说:“和你们比起来,我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讲话时无不沉浸在农场那段无限美好的童年回忆之中。在广袤肥沃的土地上,在农场的青山碧水间,激发了丁小平对自然界的好奇与热爱。

20世纪70年代末,丁小平考入佳木斯农业机械学院,学习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但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专业,同时自学了近十个专业,即便如此,他仍然提前一年完成液压传动等课程。其作为经济学家的理论基础也是在这一时期打下的。大学毕业后,丁小平到佳木斯联合收割机总厂设计处工作,1984年底又到佳木斯工学院基础部担任力学讲师,1986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工学研究生。

正是在这片黑土地生活、学习、工作期间,丁小平初步发现微积分原理有错误,并正式建立新的哲学体系。此后,他便以研究为主。

丁小平先生的数学成就

有三篇文章可以作为丁小平先生数学成果的基本代表,分别是《The Radical Mistakes in the Theories on Calculus of Cauchy-Lebesgue System》《略论作为微积分原理的完善的实变函数理论》和《A Brief Introduction to Xiaoping Ding’s New Number- figure Model and His Thoughts on New Calculus Principles》。第一篇论文发表于第四届世界数学科学大会,系统论述了现行微积分原理的错误;第二篇论文发表于《前沿科学》,论述了现行实变函数理论的错误;第三篇论文发表于第九届国际纯数学与应用数学会议,讲解了丁小平先生的数—形模型思想和他的新微积分原理。学术鉴定委员会给他的科研成就的鉴定结论是:“属于重大原创性科学。”

那么,丁小平的数学成就在世界上是什么级别呢?让我们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第一,微积分及其深化的分支微分方程和微分几何在整个数学中起着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作用,而实变函数理论不过是试图完善微积分的基础理论,所以数学家冯·诺依曼说:“微积分是近代数学中最伟大的成就,对它的重要性作怎样的估计都不过分。”第二,科学巨匠牛顿和莱布尼兹尽毕生之力创建能自圆其说的微积分原理,但始终未能如愿,而现行微积分原理是以柯西为代表的、从柯西至勒贝格的众多大数学家共同建立的,科学界几乎所有人都对它推崇备至。第三,科学巨匠爱因斯坦1895年就自学了微积分,但是,直至1955年去世他也没有发现现行微积分原理是错误的。第四,中国人在数学上成就最高的是陈省身先生,因为微分几何这个学科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工作是他做的。

丁小平发现了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切科学家都没能发现的现行微积分原理和实变函数理论的错误;丁小平一个人建立了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建立起来的满足要求的新微积分原理,并连同新数—形模型一道把数学推向新的高度。

“奇人丁小平”

“奇人丁小平”一说是享有世界威望的数学与系统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苗东升教授提出来的。朱照宣先生和苗东升先生都是钱学森先生倚重的科学家,苗东升先生在其总结一生之作《一蓑烟雨任平生》中写道:“高人朱照宣”和“奇人丁小平”。

20世纪80年代,丁小平成为清华大学工学硕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哲学硕士研究生和北京大学理学硕士研究生,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横跨哲、理、工的研究生。本世纪以来,丁小平先生在二十余个研究方向指导博士和博士后,人数过三百。《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一文由北京理工大学工学博士、北京大学力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学博士和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后合写,原因很简单,丁小平学识之渊博程度不是一个人可及的。《丁小平的学术思想及其启示》一文开篇写道:“限于篇幅,本文不介绍丁小平先生在美学、教育学、文化学、宗教学、经济学、科学史、文学理论、军事理论、力学、药理学、农业机械等众多学科的造诣,只择其领域性的学术思想加以介绍”。接着,介绍了他在一般哲学、马克思主义、心理学、红楼梦学、管理学、现代中医学和理论物理学等领域的创建性工作,也就是说,他在这些领域的成就与其在数学领域的成就相仿。下面用一个例子加以具象化说明,丁小平在哲学上揭示了肯定嵌否定规律,这是比否定之否定规律更具一般性的规律。诚如民主德国前总书记克伦茨解说的那样:“从亚里士多德至今,能够在哲学上拿出规律的只有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和丁小平,而肯定嵌否定规律适用于一切事物,比如,从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个过程都适用于肯定嵌否定规律,但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奴隶社会的螺旋式上升,当然也就不是符合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波浪式前进。”

至于丁小平科学成就卓越的原因,国际振动问题权威丁文镜教授曾讲道:“丁小平不同于一切科学家之处在于他把众多科学融于一个大脑。”这或许是最值得借鉴的。文/亦衡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丁小平小传

丁小平,学者、数学家、自然辩证法学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延寿县,1965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生活于嫩江乐山农场、建边农场。丁小平多年来一直从事科研和校外教育活动,在哲学、心理学、科学方法、数学、物理学和中医学等多个学科指导博士和博士后。代表作品有《浅谈现行微积分原理的错误》《略论作为微积分原理的完善的实变函数》《微分之讲授》《新型微积分原理》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