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红楼梦》揭露批判封建礼教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你看看男人,除了贾宝玉,你还能找出个好人吗?!吃喝嫖赌无恶不作。就像我们今天这个社会腐败现象一样,他们给腐败找出一大堆理由来。你想想贾珍和邢大舅,这些人物不干人事,然后怎么样呢,还要假借贾政的一句话,说“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既然说“文既误矣,,武事当亦该习”,那就说好,那我们这些人就要开始起武来射箭。说射箭,然后贾珍又提出来了,说“白白的只管乱射,终无裨益,不但不能长进,而且坏了式样,必须立个罚约,赌个利物,大家才有勉力之心。。”怎么样奖惩呢?就开始赌博。赌的同时,又荒淫。我说的这些东西,这都是明写的。但是如果说没有文学走私作为前提来论证,这个问题说不清楚。那大家想,庸俗学者会说什么?说那是曹雪芹,他总得写个具体的事实吧,他偶然就选择了这个领域,就这么写着,他没有其他意思的。那我们也无话可说。我有了文学走私,我反过来说那就对了,那他就是有一点意义的,那不是说随便选个领域的。如果说他是随便选个领域,他怎么不像徐霞客那样写一本游记呢?什么哪个名山大川、哪块石头多么多么好,他怎么不写这个东西?所以说从这个角度讲,我们说《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是不需怀疑的,怀疑是没有道理的。

那么在它的思想性方面,我们说表现多方面的,我觉得,就是在它思想性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它对封建社会以及相应的封建文化,我所说的封建文化包括封建礼教这些东西,他对这些东西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讽刺以及批判。说到讽刺,我们可以提前讲一下鸳鸯这个人,就是贾母的大丫鬟,贾母很喜欢她,因为她很聪明。贾母这个人爱玩爱热闹,反正一玩一热闹,总得有个人配合她搞点儿鬼,而配合最默契的,首先是鸳鸯,然后是王熙凤。只要这两个人一出席,所有聚会的场合,贾母一定玩得特高兴。一缺了鸳鸯,贾母就完了。鸳鸯这个人,写得很可爱,也是很有性格,那么大家知道,在这里写的封建礼教是什么样的呢?贾赦老天拔地的的,偏偏看上鸳鸯,要把鸳鸯收到房里。而邢夫人是什么东西呢?又到那儿去跑媒拉婚,而曹雪芹在这里,他用了王熙凤的口,来把这件事情再给点明。说“老太太常说老爷:‘如今上了年纪,做什么左一个右一个的,放在屋里?头宗耽误了人家的女孩儿,二则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做。成日和小老婆喝酒。’”那么后来,邢夫人还是厚颜无耻,去找鸳鸯,鸳鸯不愿意,还要找鸳鸯的嫂子,后来就有我们所熟知的鸳鸯抗婚。在这里写了鸳鸯这个人,鸳鸯是斗不过贾赦的,但是她非常巧妙地利用了贾母,而且选的时机特别好,一下子就把贾母给缰起来了。那么贾母,本身也是这种文化的支持者和倡导者,贾母说什么呢?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

曹雪芹在判词当中讲: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宁国府有贾珍荒淫无道,跟儿媳妇也瞎扯皮,乱七八糟什么都来。而荣国府呢?贾琏和鲍二家的狗扯羊皮,偏偏又被王熙凤给撞见了,所以王熙凤又闹起来了,贾母说什么呢?说“谗嘴猫似的,年轻人都打这过来的。”这什么意思?就是说这有什么奇怪的,年轻人都这么过来的,这没什么。大家想,贾母这样的思想,我们常言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贾家能好了吗?!其实,这和封建文化是一致的。封建社会,三妻四妾太正常了,说贾政这个人为人端方,为人端方是什么样呢?就是有了王夫人,还得有个赵姨娘,不照样也是乱七八糟吗?而曹雪芹批判这个反动的制度,批判这个封建制度,那么这个制度通过鸳鸯,批判得再生动不过了。当贾赦的这些努力没有得手之后,贾赦说些什么呢?“凭她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除非她死了,或是终身不嫁男人,我就服了她!”这就是贾赦的话。其实写到这儿,鸳鸯的结局就很清楚了,犯不着一定要让鸳鸯再去自杀。这个地方,他用一种隐晦的手法讲,鸳鸯怎么办?自己去死吧。“凭她嫁到了谁家,也难出我的手心。”鸳鸯就是这样一个结局。就是说,一个小姑娘,也没有体会到爱情,也不知道完整的人生是什么滋味,然后在贾母死后,她就只好去死,因为她没有活路,她逃不出贾赦的手心。曹雪芹给她取了个什么名字?叫鸳鸯。鸳鸯本来是成双成对的,看得出这是个讽刺没有?!看得出这种挖苦没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