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现在,我们回到正题。首先谈谈《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有关《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这个问题,真正的反驳性的东西到现在还没有。没有的原因是什么呢?比如说以李希凡为代表的这些红学家他们是怎么讲?他们说《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这是事实嘛!所以说,这东西有什么好争,有什么好谈的!当然这东西是没什么好争,没什么好谈的,可你偏偏就能遇到那种庸俗的学者,他偏偏就说它不是政治历史小说,他就是要搞阶级斗争。注意,今天的主流思想是就怕谈阶级斗争。这其中确实存在。当然我们不想谈太多。我们只是说,《红楼梦》它是政治历史小说,那么有些人,出于不管是回答政治的问题也好,或者是想赚钱想出名也好,搞一些怪事。比如说《红楼梦》不是政治历史小说,那么,我们今天可以正式提出一个批驳的依据,一下子就把他批得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是什么呢?那就是《红楼梦》这部作品有一个特点,我把它称之曰 “文学走私”。这是曹雪芹在他的《红楼梦》当中,进行了文学走私活动,而且是量相当大,一再走私,屡教不改。

走私,大家并不觉得奇怪,比如说,现在我们看电视,会发现有这么一个卡车,入关的时候,在海关这个地方缉私人员就把车门打开了,一看里边拉的都是什么一些抛光的铜板纸。这个缉私人员看了之后,说他拉这个铜板纸做什么呢?它印刷出来效果精美,但拉来干什么,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三拳两脚再查呢?再去它这个车厢下边,就是那个汽车的机架里边一抠,才知道里边放的是毒品。什么叫走私?就是拉铜版纸是假,里边放海洛因是真。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曹雪芹先生,在他的光辉著作或者说在他的光辉作品《红楼梦》之中,他就进行了大量的文学走私活动。走私的特点是什么样的呢?就是你夹在里面的东西跟你表面暴光的东西是不一致的,这是第一个特点。读者说没关系,暴光一点没关系。第二个特点,他的目的不在这些暴光的东西里边,而是在你夹的那些东西上。是这样吧?!那么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在里边进行文学走私也一样,他是写了小说,小说有他直接展示或直接申报的内容,就好像铜版纸一样。可是他还有跟他作品不协调的一面,明显的不协调,在这里却存在。比如说,他在写黑山头乌进孝去给宁国府进贡的时候,他就记了一个清单,这个进贡的清单就好像财会账一样。我们知道,《红楼梦》这个作品的特点,就是用字极其考究,多一个字他都不愿意,多一个标点符号,他都要划掉,就这样一个人。那么每一个清单,你比如说在这里这个进贡的清单,那么多字,他为什么都一一写出来呢。再一个,在秦可卿出殡的时候,这里又一个清单,就是从这个公侯伯子男。公侯伯子男又列一个清单,说哪个公,哪个伯,哪个王侯都来参与这个出殡仪式来了。写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呢?直接说这里边著名的公侯伯子男,全来了,全都到场了,这一句话不就完了吗,写这么细干什么?你要说进贡什么,非要说獐子多少只,什么兔子多少对,还有几只鸭,什么下用常米一千石,你就直接说送来的东西极其丰富,从这个生活到观赏什么都有,不就完了吗?但他还是给拉了一大张清单。这个东西,跟他作品的一贯写法都是不协调的,可是他却带进来了。那么这是为什么?这是带大块东西。还有很多小东西,越是小东西越精彩。比如说在元春省亲的时候,那样隆重的一个场面,然后到最关键的时候,元春说一句什么呢?“当初就不应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这怎么能跟作品一致呢?一个作品本来写的是轰轰烈烈的,元春省亲,写的多么宏伟,宏伟到最鼎盛的时候,最关键的时候来那么一句“当初就不应该送我到那不得见人的去处”。你再看乌进孝在进贡的时候,跟贾珍说话的时候,在下面又加了一句,说“我兄弟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那我就问了,你说“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跟作品整体思维有什么关系呀?没关系呀!那没关系你为什么在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捎带那么一点呢?!说穿了就是你为什么要进行走私呢?这样的东西,在整个《红楼梦》当中,处处都可以见到。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无非他是通过这个东西,来揭露这个社会的反动性。“现管着那府里八处庄地”,讲的就是这样制度这个剥削制度就是这样形成的,这个制度反动。他着眼在这个地方。写元春省亲,写到不得见人的去处,把皇宫的黑暗、皇帝的荒淫、社会的反动都写出来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呀?这就跟商品走私一样,这才是曹雪芹的着眼点!他真正要写是这个,清朝那个时候不行呀,文字狱泛滥成灾!一个穷秀才写“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那就被砍了!“清风”是什么意思?“清”不是说大清吗!你们汉人文化水平多一点,就用不识字来挖苦我们: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什么书?!你挖苦我们大清国槽到什么地步了!拉出去砍了!实际上这个穷酸秀才,其实还没这么坏,但是不行,人们认为你有反动性,你就有反动性啊。所以清朝的时候,康乾的时候,是大批文字狱的时期呀!曹雪芹的作品诞生于乾隆年间,大家想想,这个时候你敢明写东西吗?走私不小心,那就要出问题啊。这不敢明写,所以就用走私的方式一点点鼓捣。这不是他作品的特点吗?!那么我就要问一些说《红楼梦》不是政治历史小说的人,我说,如果说《红楼梦》不是政治历史小说,那么我问你,曹雪芹为什么要搞文学走私?而这文学走私,恰恰每一招每一式都直捅封建社会的根基!你说他是啥意思?小说明明白白写着,他说他不过写一些儿女私情,并不想诽谤时尚,明明白白是这么写的,而实际上这个东西是招招见血。你说他有没有政治目的呀?那曹雪芹的政治目的就赤裸裸地摆在那里,那它不是政治历史小说,它是什么呢?那么我们反过来再看,或者说我们反过来看不行,如果我要说《红楼梦》是政治历史小说,我一开始就举了,比如说写贾家,写秦可卿出殡,这个过程是明写的,元春省亲这个过程是明写的,整个封建社会,整个贾家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整个演化是明写的。在《红楼梦》当中,优秀的就是这些女儿,注意,曹雪芹女儿和女人这个词汇是区别的。女儿是指那一些未婚的优秀女子。他还有一句话,这女人一旦嫁了汉子就变得怎么怎么样。他写的这些女儿,个个都那么优秀,不管是好的坏的,你比如说像薛宝钗,像袭人这样坏透了的人,写的也很好,也很聪明,也有很多本事。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