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红楼梦》艺术性研究——心理暗示法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关于思想性,我们就提到这个地方。下面我们就进入《红楼梦》的艺术性研究,这个东西需要大家费一些脑筋。

我们先来看第七十六回《凸碧堂品笛感凄清》,在这一回里,曹雪芹写的是什么呢?写的是一个非常悲凉的场面。注意,我这一句话提醒大家注意,以后开始思考问题慢慢琢磨。由于《红楼梦》这个作品,它是用多维空间写法写法,因此如果我们随便摘出一段,前后不连贯起来的话,这个作品的感觉马上就没了。在这一回,曹雪芹要写一个非常悲凉的场面。以往人们写悲凉的场面很简单,那就是写一些,比如说乌鸦在天上呱呱地叫,阴暗的天空逼得人们喘不过气来,还有衬托的手法,或者用其他什么相应的手法,这都是传统的手法。这样写,也能收到效果,但是不如曹雪芹的这个写法好。曹雪芹用心理暗示法,不管是悲凉的也好,欢快的也好,很多场面他用心理暗示法写,非常成功。那么以往的作品,尤其是西方的作品,比如托尔斯泰的《复活》里边,它心理活动就描写得非常多。直接的,他就以这个作者的形式,说张三想怎么怎么样,李四想,他莫非要打我耳光,然后张三想我坚决不能让他打着,我应该想个办法收拾他。你看这些巨著不是这样吗,张三想李四想,都是通过他的心理描述来说出他在想什么。

《红楼梦》当中,不是没有这样的,也有,只是在非常简单的地方它带两句。等他要酌情描写的时候,他决不用这个方法,因为这个方法太俗,而且用这个方法效果不好。他用的是心理暗示,我们如果把这段文字读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大家看,在这个地方,我们只要稍微感觉一下,就出来了。第一个,曹雪芹在这里写什么呢?就是远处传来了音乐,这音乐怎么样呢?叫呜咽悠扬,这呜咽是形容哭声的,呜咽悠扬。而贾母在听到这个音乐时,觉得特别的悲凉,可她说什么呢?这个音乐真好听。假话吧!这是一大段假话。第二段假话是什么样呢?贾母对尤氏说“珍哥媳妇也趁便就家去罢…你们小两口儿…”于是,她就说我们已经是二十来年的夫妻了,怎么怎么的,讲这些话。贾母让她回去,却说了一个根本靠不住的理由。那时侯可是老夫老妻了,连儿媳妇都有了,秦可卿不是儿媳妇吗,连儿媳妇都有了还说是小两口儿!比如现在教室里已经坐满了人,说同学们,你们都请坐吧,你看到处都是座位啊,你们怎么不坐?这个明显的假话,哪有座位让你坐呀。椅子上都坐上人了,过道都坐上人了,哪有座位呀?这个时候让你坐,你能坐吗?明显假话!她说的是假话。她说你们小夫妻就回去吧,你想这明明白白是不让尤氏回去,让尤氏陪着她嘛。大家看,这又是一次假话吧!还有一次假话。这个地方至少写了三处假话。而在后边,有关音乐后面作了个评价,贾母笑道:“果然好听么?”,众人笑道“实在好听!”这全是假话。呜咽悠扬的东西好听吗?不好听!这个其中还有一个地方,贾母平常都是人家哄着她乐,要有鸳鸯在场,要有王熙凤在场,都是她们哄着她乐,这里既没鸳鸯在场,也没王熙凤在场。她是什么样呢?开始是她哄大家乐,是她倡导换大杯,然后换了大杯之后,还要自己先罚一杯。这里写的是什么呢?是贾母领着这些人,是想尽一切办法使悲凉的局面转成欢快的局面,但怎么转也转不过去。

大家看,他通过这些假话,这些超常的行为,通过暗示,告诉我们很悲凉。我们这是选一段,如果我们读书把前后的两段连起来,当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你心情一下就沉下去了。看到没有?用心理暗示法写。这都是独创性的做法,写得高吧?!曹雪芹在创作当中,之所以这么好,是因为它是由一系列高妙的写法完成的,没有这个就没有这样的效果。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