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评价王熙凤要加大前提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那么这些都清楚了,我们再来看。我们说《红楼梦》,他是要写,不管男性的代表也好,女性的代表也好,他选一个同类的代表,这就是贾雨村和王熙凤,他选的是跟这个社会相互作用,互相变坏,社会坏使他坏,他这些人构成一些坏人使社会更坏,让社会更坏逼着他又更坏,他就这样写的。那么他还写一些人物,那些人物是什么样呢,跟这社会采取不是顺向适应,王熙凤,贾雨村,赖尚荣等等这些人采取顺向适应,而另一些不是这样,他们是逆向抗争的人,那么抗争的人,几乎每一个都是悲惨的结局,大家想想,大一点的就说贾宝玉,林黛玉,甚至包括晴雯这样的人,小一点的就象鸳鸯,都没有出路,《红楼梦》当中写是什么样呢?好人是很难有善终的,而坏人却活的有滋有味,大家想想,人家堂堂贾珍大人是何许人也?那是世袭的将军,他是大将军,世袭的,小到什么东西呢?就是小到贾蓉,贾蓉人家还是龙禁卫呢,这些人都是有职务的,可我们看看,这些有职务的吃喝嫖赌,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到了堕落的地步。忠顺王自己有三妻四妾不说,还得弄个蒋玉涵,就是琪官,他还得和琪官俩搞同性恋,在当时还是很时尚呢,大家想,这人就堕落到这个份上,北静王,应该说,书中写和宝玉还不错的一个人吧,也搞同性恋,然后什么刑大舅,什么贾珍这些人,又跟孪童在一起扯皮,我们看看这个社会堕落到什么地步,哪有个好东西?这些人除了贾家垮了,受到一定影响之外,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坏的结局,但是那些向往自由的,追求的东西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社会的,这些人哪个有一个有好结局?书中要讲结局,没有写得也有那么几个人物,但是我们也能想象的出来,其中最典型的一个就是平儿,就是王熙凤的大丫头平儿,平儿这个人,她处理事情的技巧和能力,在整个《红楼梦》当中,可以说是最高的,他写了这样一个处世技巧非常高,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她暂时没有得到更多的厄运,但是我们按照曹雪芹前八十回作品,我们能够想象,在贾家出了问题之后,平儿也好不到哪儿去,只不过没有给出一个结局来,因为平儿没有写进金陵十二钗又副册,副册,正册,没写到这里边去,所以这里,有关平儿结局的论述没有,但是我们可以想象,《红楼梦》这样一部作品,那些好人都跟这个社会对着干,最后都被扼杀掉,另一部分就跟这个社会协同起来,一致起来,社会使我变坏,我使社会更坏,就这样子,所以我们说一个大的前提,必须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才能把王熙凤这个人物看清楚。

如果离开了这个,王熙凤几乎每一个歹毒行为,我都可以给她找到一个情有可原的理由,比如把尤二姐给弄死,尤二姐为什么弄死,说我凭什么不弄死她?第一,这个尤二姐是什么破烂货?是不是?她自己都承认自己太滥了,你尤二姐是什么破烂货?就像秋桐骂的,说“生孩子谁不会,我要生还一根杂毛都没有的呢”,谁知道那是谁的孩子,是不是?就这么一个破烂货,而且贾链又是一个破烂货,什么鲍二家的、多姑娘,实在不行,从小厮当中“找了几个清秀的出火”。这有什么?就这么个混蛋丈夫,有必要忠于他吗?说贾琏可以胡搞,我和贾蓉胡搞怎么了?你可以胡搞,我就不可以胡搞?说在这里边说把尤二姐弄死,说尤二姐你这么个破烂货,你背着我偷娶,我弄死你怎么了?就说我借刀杀人,那究竟不是我杀的吧?你抓杀人犯也抓不到我吧?至少我说你这个评价不准确吧?你把我说那么坏,至少我是情有可原的吧?大家回过头来想,包括收拾贾瑞,贾瑞是个什么东西?那这样谈下去,到底怎样评价呢?你举出这一大堆例子,我都给你找出一大堆情有可原的理由,即使你给她定性坏,那我说我们还得减几分吧?你原来给她定性十分坏,现在得减到七分吧?七分你就三分站不住脚了吧?说你那么多大家,你拿出来的东西,你三分站不住脚,你好意思吗?当然,我这是开玩笑的话,我很尊重周汝昌这位老先生,我是说什么样呢?由于我们没有真正的懂得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由于没有真正的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所以导致我们评价这个人物出现很多的偏颇,出现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东西,但是如果我们把它和当时的社会,把它和《红楼梦》所写的社会联系起来,把它和曹雪芹的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联合起来,那么在这里,既能够肯定她的坏,而且还能把她这个坏讲的非常准确,把她的好、她的聪明也能讲得非常准确,同时,我们也能够从里边悟出思想性的真谛,思想性悟错了,那也是悟,但是它不是真谛,真谛是什么呢?

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老舍在《茶馆》里一再讲的观点,他用了王掌柜的口说出来,就是说像小刘麻子,小唐铁嘴,像他们这些人活得有滋有味,像我这样一个开茶馆的小老板,我怎么活得这么艰难呢?我开始可以吃洋白面,开始有一个要饭的给我说两句好话,我“咣”的,一个现大洋就扔过去了,大家想想,我送他一个大洋,要饭的送了一块大洋?大家说这是多少钱?王掌柜的说,然后从戊戌变法开始,到民国末年,他已经连窝头都吃不上了,他说,这是谁,谁让我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了?为什么呢?所以他写,这个社会像王掌柜那样一个老实巴交的生意人也好,像常四爷那样仗义、不怕吃苦,比如说常四爷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说“爱国,爱国,我爱了一辈子国,可谁爱我啊?”说“人一辈子,个人的恩怨有什么了不得的?我们就希望这个大清国富强,大清国象个样,可是它不象个样啊?”所以常四爷,他讲那他自己爱国爱了一辈子,就是松二爷死的时候,他能划拉两块板子能给他弄块棺材,等到他死的时候,连这个也没有。只能捡别人的纸钱,说咱们哥仨丢一丢,他只能到这个程度,而秦二爷怎么样呢?用今天的话说那是一个具有民族自尊的企业家,他什么样呢?外国资本侵入进来了,他在这里,觉得象常四爷那样,就是给这个要饭的买两碗烂肉面,这不算什么,说常四爷,你在这里和我叫板,说你懂什么呢?说要办工厂,要办了工厂,这个民族经济才能发达,才能有更多人就业,才能有更多人有烂肉面吃,说你只给他两碗烂肉面吃,我可能给他两万碗烂肉面吃,你能和我比吗?你把我当成为富不仁的人?说你搞错了,开始不就是这样吗?秦二爷和常四爷这不叫板吗?可最后又是什么样呢?最后他又跟王掌柜的说,说王掌柜的,你看到大家喝茶的时候,你告诉他们,说有这么一个特别特别蠢的,这个秦某人,这个人要多蠢有多蠢,他要办工厂,说他怎么怎么样,说他很蠢。他是讲这样一个观念,我们看这些相对好一点的人,没有一个有好结局,那些坏人活得有滋有味,他实际上是要告诉人,砸烂这个万恶的社会,这是他真正的思想性之所在,那么在这个社会制度之下,那些善良的,聪明的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他们被这个社会无情的虐杀,因为这个社会不虐杀他们,这个社会就会可能被推翻,那么同时,那些烂的没个人样的人,他们跟这个社会构成恶性循环,社会扭曲他们,他们再扭曲社会,社会再扭曲他们,最后直到这个封建社会大厦跨掉。他是写了这样一个思想,那么只要把传统的对王熙凤的评价,对王熙凤的是是非非,我们加入这样一个大前提,大背景之下,就都解释清楚了。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