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红楼梦》艺术性研究——多维空间方法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我们再看他的第三种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多维空间方法”。多维空间方法就是,曹雪芹用很少的笔墨,而展示几倍于传统写作的内容,因此他这个作品当中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浓缩。我们说军队打仗,写陆海空三军进攻的时候,我们可以写,首先是飞机轰炸,然后是海上的舰艇火炮齐鸣,紧接着是步兵冲上去,这是一种写法。那么还有一种写法,是陆海空三军同时发生,陆军现在和海军空军同时动起来了,飞机炸弹也扔下去了,海军的炮击也开始了,炮击轰炸恰恰停止的时候,这时候正好陆军冲到敌人跟前。如果用这种写法,一个是强度大,另一个节省时间。你把陆海空平铺直叙变成立即进行,这不一样。曹雪芹在作品当中,整个《红楼梦》都是由这个方法构成的。有人说那不对呀,你在前面已经讲了两种方法,后面还有一大堆方法,你怎么能说都是以这样的方法进行的呢?我说这种东西、这种方法本身就是多维的,本身就溶于一炉,本身就是这样一种东西。

我现在随便说一些例子,比如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在这里边他写什么呢?写的是周瑞家的,送宫花这样一个过程。送宫花的这一过程,他怎么写呢?周瑞家的,首先她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信得过的人,而王夫人又是薛姨*的姐姐,王夫人和薛姨妈在里头说话,王夫人给周瑞家的交办的事,周瑞家的办完之后,去汇报工作,正好薛姨妈在那儿。说家里有几朵宫花,说顺便让她带给这些姐妹们,然后她就去送,送呢就写她到不同的人那儿跟不同的人说话,并且把花送出去,最后送到黛玉那儿。送到黛玉那儿,黛玉就开始产生疑心了,问了一句是不是从别人那过来的,周瑞家的说是从别人那儿过来的。她说:“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的也不会给我呀”。就写这么一个过程。我们现在就来看这个过程,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曹雪芹有多少方面用心,其实我说估计也说不全,时间一紧一着急,可能就没讲全,但没讲全也足够多。我们随便说,不管顺序只要是这段所展示的就行。首先展示了黛玉小性子,由于寄人篱下,猜忌心很重,讲这样一件事吧。这里是描写黛玉这个人物,因为在第七回这书上没有展开。

大家想,曹雪芹展示给我们这么多东西,现在仅仅是只进入到第七回,人物的塑造才刚刚开始,所以这个时候人物塑造的意义特别重大,否则人们就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回事,所以在这个地方,他都是在完成最宝贵的塑造,这个塑造用周汝昌先生的话讲叫“多笔一用”,“多笔一用”这个方法,我觉得周汝昌先生他是跟“一笔多用”是相对应的,其实这个东西谈得多了。“多笔一用”这个方法,老实说通常的第一手总是多笔一用。写了一大堆,最后才把它写得差不多,但任何作品,免不了要多笔一用。在这里边,这个多笔一用,它是刻画一些人的性格、为人处事,同时他又进一步完成宝玉的为人处事。至于下面她这么一说,而周瑞家的是一个下人,她满心委屈,但又不敢顶撞,那么大家说这样的事情再进行下去,势必给周瑞家的、给王夫人那儿,包括给林黛玉自身,都会带来很多很多问题。

那么这里写贾宝玉是非常关爱林黛玉的,他又怕林黛玉使小性,怕林黛玉那种尖酸刻薄的性格,怕得罪林黛玉。这个本身也是一种塑造。这个时候周瑞家的她不敢顶撞,不敢说明,不敢解释,要解释的话,她说你顶嘴再收拾你,怎么办呀?所以她不敢说话。而这个时候,宝玉的为人技巧就展示出来了,这个时候,宝玉他不是先跟黛玉说,说“黛玉你怎么凭空污人清白呀?你怎么满嘴胡说八道呀?”要是这样,林黛玉不就是连哭带闹,这样事情不就大了吗?他不是这样。他说“周姐姐,你作什么到那边去了?”周瑞家的就给他解释了一下。这个过程一解释,完成了什么呢?完成了误解,让周瑞家的总算申了冤,意思就是不是别人挑剩的,是专程给你拿过来的,这算清了。第二个,黛玉也不生气了,也避免了黛玉在贾家,造成众多的不良影响。第三,写了宝玉做事的技巧,宝玉做事的技巧很好,我们小说摆在这个地方,我们感觉无所谓,如果我们是一个平常为人处事很高妙的人,是个外交家型的人,当然无所谓,如果我们不具有外交家的风范和素质的话,不信这个场合你试试,很可能你不像他这样。这里写什么呢?就是贾宝玉不仅仅低声下气,愿意为这些女孩子为红充役,而且还有一定的技巧。是这样吧?

那么,在送宫花这个过程中,从宫花的产生,为什么薛姨妈有这么多宫花?宫花是皇宫里的,这里又进一步展示了薛家的身份和地位。我们看,这又是一笔吧。送宫花的整个过程,又把《红楼梦》当中,大观园的结构告诉我们,周瑞家的从哪个门出来,绕了怎么一个弯,又进了哪个门,然后又到了哪个弯,又进了哪个门,怎么怎么走的。这个过程把大观园的结构,又交代写出来了吧。这里边就有好多笔了。就那么一小段,因为我们在选这一段的过程当中是没有删节的,一个完整的一段。然后其中,当宫花送到惜春这儿的时候,四姑娘偏偏跟小尼姑智能在一起玩,宫花送过来之后呢,她接了宫花,然后开了一个玩笑,说将来要出了家,这宫花可往哪戴呢?这出家把头发都刨光了,这花给我插到哪呀?这花该往哪戴呢?注意,这个地方实际是打了一个埋伏。他用了一个多重埋伏方法,在这打了一个埋伏,就为以后写惜春出家奠定了基础。这又是几层了。那么在这一段里边,贾琏戏熙凤这一段就不详细说了,其中这一段还讲了什么呢?还讲了冷香丸。这个冷香丸是什么东西呢?曹雪芹在这个地方又进行了文学走私。大家都知道曹雪芹惜墨如金,在这个地方写那么详细干什么呢?写冷香丸是由哪几味中药构成的,这个中药构成,此处我就不再缀述,因为大家都读过鲁迅的《呐喊自序》,鲁迅的《呐喊自序》不就讲,一个中医给他爸爸怎么配药方,说蟋蟀要成对的,说何首乌要今年的,反正就写这么一个方子,神秘得很。这一段,我们说,本来曹雪芹可以不必要写那么多,他在里边加了一个“可巧”。然后什么,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春夏秋冬都有了,然后泡制。这个东西实践起来非常难,于是她就说这要多少银子,多少年的工夫。他这段文字,其实本来可以不这么细写,他略写也可以,但他想写了,曹雪芹是以此来揭露薛家的生活,跟贾家一样腐朽糜烂,多么的奢侈。他写的这样一个东西,然后这个地方,又给后面打下了一个埋伏,贾宝玉跟林黛玉在一起的时候,说林黛玉身上有股香气,说什么香气,她说可能是熏香,贾宝玉说这不是熏香所具有的味儿,熏香没这个味儿。后来见了薛宝钗,又闻到了这种奇香。这种香,用今天的话说是什么呢,就是性激素,女性性激素。这种女性性激素对男性有一种没法抗拒的感觉,因为它是纯生理的,它不加思维的,是下意识的。反过来男性激素也一样。他闻到这个东西了,而这时宝钗又蒙他,说我是吃了冷香丸。他说:“给我一丸尝尝”,宝钗笑着说:“药也是混吃的?”。

我们看前边又给后边打下伏笔,就这么一小段,我就不想再解释更多了,就解释到这儿吧。我们看看,曹雪芹随便拿一段文字,前后要照应多少事,前后要引发多少事,要说明多少事。如果我们愿意研究其他作品的话,大多数作品是单向度的,至多是两个向度的。它不是,若干个向度,浓缩的很!所以说,曹雪芹的这部作品,如果按通常写法的话,应该是现在的五到十倍的文字,才能够写清楚。可他写得非常的简练,非常的浓缩。大家注意,简练是文学表现最高妙的形式,任何读者都特别讨厌流水账式的文字,写的松松垮垮,看了之后也看不出什么东西,越看越烦。那他的作品写到这个程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让读者在精力集中的时候,迅速抓住核心,而且是陆海空同时出现,狂轰乱炸,强度极强。头脑清晰,强度又强,我们的感受是多么的深刻呀!很高啊!如果没有很高的修养,根本写不到这个水平。但一旦写到这个水平,这个作用是超常的好。如果说我们今后愿意写作,那么如果能把这个方法用到一定程度,这个作品就很了不得。前几天看周梅森的《国家公诉》,写的还不错。但是要跟曹雪芹比,怎么比呀?没法比。早一些的,比如说民国初的时候,有什么《光明行》,有《青松》,也可以有民间整理的《二泉映月》。《红楼梦》写戏的时候,写哪部戏的时候也好,讲历史也好,什么东西不不如数家珍,没这个他写不了。我们说这个方法我们要多借鉴,争取能够自如的运用它。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