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红楼梦》艺术性研究——人名暗示法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其实这个结构当中还有一个不可少的,就是“人名暗示法”,人名暗示也构成了框架结构的一部分。我们说,人名暗示的方法是典型的空前绝后。因为在以前,从来没有用人名来暗示的,那么如果以后人们再想采取人名暗示,就太俗了,人们看了就烦。所以这种招式只能用一次,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曹雪芹用了,后边的再用就没意思了。那我们下边就看他的第八个方法,叫“人名暗示法”。它有几个特点。首先它用名字的谐音,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假化,把整个作品,“假语存焉,真事隐去”。把“真事隐去”,做假化处理。既然“贾化”, “时飞”,实非啊,实际跟这不一样啊。别号雨村,照它另一个音译来读,或者它的音译影射来读,就是“假语存焉,真事隐去”。英莲,太简单了,就是应怜嘛,大家看看,“根并荷花一径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两地,两个土,两个土组合起来,这边再加个木字旁:桂。夏金桂的桂,对吧?自从薛蟠娶了夏金桂,她就一命呜呼了。“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香魂”暗含了什么呢?她以后改名香菱。他写这个人“平生遭际实堪伤”。我觉得曹雪芹在这个地方,他又对封建社会进行一种深刻无限的控诉。他控诉什么?我们想想,按照当时人们的观念,英莲,生在甄士隐家,一个官宦人家,从小又读了那么多书,后来写她又特别聪明,比如说,她自己学诗。像薛蟠这些人,是一昧的不干人事,贾家私塾的一些学生们,不说没个好东西,也差不多,整天没几个干正经事。但是这么一个穷丫环,爱读古书,喜欢诗,跟黛玉切磋诗、写诗,跟宝钗切磋诗、写诗。诗写的也很好,通过三首诗,一下子就进入一个很高的水平,非常聪明,长得又非常的美。就这样一个人吧。但这样的一个人“平生遭际实堪伤”。葫芦庙的一场大火,她被拐子拐卖了,养到一定程度,偏偏有那么一个时候,命还不错,冯渊看上她了,而且立志不再娶了,偏偏这个时候被薛呆子薛霸王,把冯渊给打死了,把她给抢走了。抢跑了呢,在《送宫花贾琏戏熙凤》那一回,周瑞家的见到她,问她是怎么回事,她说全不记得了。然后又被呆霸王薛蟠,收到房里了。收到房里,偶尔还表现得高雅一点,比如说宝玉还跟她来往多一些,什么“情解石榴裙”等等等等。其实什么叫“情解石榴裙”,就是对他的一种信任嘛。作为一个女孩子,可以在你身边换裙子,对你表示信任嘛。而后来,夏金桂娶进来之后,宝玉他担心,她反过来了抢白了宝玉一顿。然后在这里,说夏金桂要娶回来,她高兴,天天在那儿看,说夏金桂来了,又多了一个文人,我们大家又可以作诗了。就是这么一个傻乎乎的人,人家害她,她也在那儿傻乎乎的,还高兴。人家一说好话,她反过来说“怪不得人家都说你亲近不得”,这是她回应宝玉的话。一个好好的人,最后弄得是疯不疯傻不傻,然后其中还混有大量的灵性、秀气、内惠。就这样一个人,大家看看她的命运什么样?是“平生遭际实堪伤”。罪魁祸首是谁呢?香菱也好,妙玉也好,甚至其他人也好,罪魁祸首都是封建社会,这个封建社会是罪魁祸首。他写的这个英莲,真是应怜呀!应怜的是什么?应怜的是她的平生遭际。再一个是什么?太监。元春手下的太监,叫夏忠。我们看,再翻译一下,多生动,下忠。不理解呢,我们再举个周恩来讲的一个笑话:开会之后大家都很累,有人说,“总理给我们说个笑话吧”。然后周恩来就说了一个笑话。什么笑话呢?说从前,有一个太监,然后下边呢……他们听总理讲故事,就不吱声了。完了都问:“下边怎么样”?他说“下边就没有了嘛”。知道什么叫夏忠了吧?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就不一一的说了。而在这里,这里就是晴雯这个人。我们看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什么叫霁月?就是说在乌云满天,一场大雨之后,在晚上,突然雨过天晴,白天雨过天晴是常事,夜里雨过天晴很不容易。什么叫“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因为太阳一照产生风,风一吹云就走了,可以见晴天。可是晚上,没有太阳照就不容易产生风。风停的时候,这个时候,雨后出现晴天很难,雨后如果出了晴天,看见的月亮叫霁月。“霁月难逢”,他说晴雯这个人美丽、高雅、纯真,就像霁月一样难逢啊。但她的命运却是什么样呢?就像彩云一样容易消散。晴雯,晴天的晴,雯,晴天偶尔有那么淡淡的一丝云。大家看这个名,它用直白来影射这个人,她的人性,她的情怀,她的思想。在《红楼梦》里,我们看它的人名,它本身就构成一种艺术。我们说《红楼梦》是艺术小说,是什么意思?就是《红楼梦》的结构就带有艺术性,这是其他小说都没有的。现在的人敢这么用吗?这么一用就丢了小说的真实性。

假如说,我们现在有个农村戏,《篱笆、女人和狗》,说在这里边,说这个铜锁、金锁啊,不是什么金锁、银锁、铜锁、铁锁嘛,是吧?葛茂元的四个儿子嘛,是吧?如果把金锁这个名字取个文绉绉的,说叫贾化,这个东西不太好记。把枣花取成晴雯,这个东西读起来,就是有点问题,然后狗剩媳妇呢,说叫麝月。读了倒不觉得怎么别扭,但是真实感丢了。农村会有人叫这个名字的?而《红楼梦》并不一概都是文绉绉的名字。就是“詹光”,“单聘仁”,这就是贾政周围的那些什么幕僚食客,不就这些人吗?干什么呢?善骗人,整天骗贾政,只要贾政说一句话,他就会在后边引经据典,大加赞叹。然后贾政就赏他碗酒喝。“詹光”(沾光)不也这样吗?都这档次。赖尚荣是谁?赖大的儿子。赖尚荣,赖上贾家就能荣华富贵。俗的也有,写得都很生动,它自身就构成艺术。所以我说空前绝后,以后再用特俗,就起一个东施效颦的效果。说到这儿,顺便再插一句,《红楼梦》的描写很厉害,他在刻画黛玉这个人物的时候,读者一般读起来特生动,特好,可是我们真要研究的话,他的方法真是跟别人不一样。他其中有一回叫《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配》。它写黛玉也看这种书,在她十分感慨的时候,写了五首诗,后来宝玉命题叫《五美吟》。其中,她说这些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首先它从西施写起“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东施效颦”就来自这个地方。她写的这个西施,那样的美,可命运却这样的悲惨。然后写了虞姬,“肠断乌蹄夜啸风,虞兮幽恨对重瞳,黔彭甘受他年醢,饮剑何如楚帐中。”大家想想,项羽是个笨蛋,也没什么本事,虞姬对他那样的忠实,那样的忠诚,最后自己兵败如山倒,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最后告诉人一句什么招:为了避免受辱,你老人家自尽吧。然后又写了王昭君。王昭君是怎么写的呢?“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薄命古今同;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写的什么?我们汉朝无能。无能怎么样呢?这句话其实也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所谓男人什么都好。男人当然不错,我也是男人,但绝不是男人什么都好,这个要说清楚。男人什么呢?一群大老爷儿们,一群笨蛋,打仗打不过人家,就把自己的妃子送给人家,就这招。汉武帝不也是这招吗?和亲!和亲,够荒唐的,而和亲当中又有什么故事呢?当时书当中也是用薛宝钗的口,说皇帝今天和谁在一起,懒得去查,干脆找个画师来画画,给每个人画张相。而毛延寿是什么样呢?给我钱,我就画美一点,不给钱就画丑点。而王昭君这个人,就是王嫱,长得美又有性格,所以不给毛延寿钱,毛延寿就把她画得很惨。当时皇帝说,拿谁去和亲呢?把画拿出来一看,这个姑娘挺丑的,说就是她了。结果和亲仪式举行的时候,一发现,哎哟,这么有气质,这么漂亮,当时特别后悔,回去之后就把毛延寿给杀了。然后再写谁?写绿珠。绿珠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就绿珠这样的人,为石崇这种人去殉葬,可悲,荒唐!最后写的是红拂。红拂写的是谁呢?写的是她跟李靖的故事。“长剑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红拂本来,是杨坚的一个妃子,后来李靖见杨坚之后,“长剑雄谈”,谈起话来侃侃而谈,而且说得非常有道理。红拂见了这个人,就爱上他了。于是当时跟他密谋几句,约了个地点,晚上她就跑了,就去找李靖去了。在这里写什么呢?写杨坚这个笨蛋,“尸居余气”,就像一个死尸还残存那么两口气,这样的人,他怎么能把女丈夫给笼络地住呢?

这里,她通过这些人物,揭示这些诗写得好,那么就通过黛玉研究这些人,觉得她们可欣、可羡、可悲、可叹,他通过这些,第一个讲黛玉的胸怀,我们以为黛玉像87年版电视连续剧拍的那样,整天哭哭啼啼使小性子?不是。不仅诗写的好,博览群书,而且非常有胸怀的一个女性,难怪贾宝玉爱上她。从中可以反推贾宝玉爱得纯真。同时,又给我们讲了很多道理,就说这些女性,我们以为她不读书吗?我们以为她不充满灵秀吗?我们以为她不比须眉浊物强吗?须眉浊物说是读书,其实是八股文,一群骗子,学假东西、伪东西,一点真东西不来,看,林姑娘干嘛,一有空就读历史,而且要研究历史人物,思考历史人物。大家看见没有?又是一笔多用。写的非常深刻。这是一个小插曲。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