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黛玉,就不能不谈贾宝玉。为什么?因为林黛玉爱贾宝玉,贾宝玉也爱林黛玉。如果贾宝玉这个人物像薛蟠一样糟糕,我们说林黛玉爱贾宝玉,她的心灵美从何说起啊?这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我们也要研究贾宝玉这个人物。我们可以对八十回的《红楼梦》做一个简单的回顾。贾宝玉、林黛玉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讲她的思想性意义不大。但是《红楼梦》在开篇的时候,也讲了一个是神英侍者,一个是绛珠仙草,而且还讲“都道是金玉良缘”“木石前盟”,还有“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所以说他这里讲了很多前盟。我觉得,随着大家到了适当的年龄,接触爱情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爱情发生,我们会有一种感觉好像你们两个人有一个前世,你们在前世就已经相识,好像你们在前世中有一个盟约。所以《红楼梦》在几个地方反复来谈这个盟约。那么小说中也可以这样构造。我们决不是说,把是否感到双方前世有盟约作为爱情的标准,有的一概是,没有的就一概不是,我说说没有的大多不是,可能有的时候有特殊情况另当别论。前面这些是他从小说的构造等等,从这个目的出发,我觉得这个方面太实际的意义不多。
真正对人的评价,对人的美也好,对人的丑也好,那么要进入他们,比如说,他们懂一点事啦,三、四岁的一个孩子他聪明不聪明,他讲的什么,不讲什么,我看意义不大。包括让贾宝玉抓阄,一个小孩刚满周岁,去抓那些笔墨这些东西有出息,抓脂粉那些没出息。抓了脂粉未必没出息,抓了砚台未必有出息,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从后来的演化当中,我们就看出来了,比如说他们共同反对仕途经济。所以警幻仙姑在劝贾宝玉的时候以及薛宝钗,袭人,还有史湘云等等,他们都叫“委身于经济之道,留意于孔孟之间”。而林黛玉不是这样,就好像贾宝玉说“林妹妹从不讲这些混帐话”。然后,湘云就很不高兴,这话混帐吗?这话怎么能是混帐呢?你将来总不能总在我们这些姑娘当中混,将来总得当官嘛!总得发财吧!但是林妹妹至少从不讲这些话,她不仅仅不让贾宝玉做这些事情,反过来她还和贾宝玉一起读《西厢记》、《牡丹亭》,他们有很多的共同语言。在宝玉挨打之后,抬回怡红院,最先来看望宝玉的是谁?是薛宝钗。那么薛宝钗和林黛玉有什么不同?“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象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我们不知道怎么样?但我们能够想象,一个漂亮美惠的女子,对他表现的要多么的爱有多么的爱,要多么的关怀有多么的关怀,然后看宝玉被打得那个样子,大家想想,“软语娇羞”,宝玉看到这个样子,宝玉是怎么想的呢?我们看宝玉是怎么感觉的。“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在这里我们看,这里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什么意思呢?你看你要早听我的话,“委身于经济之间,留意于孔孟之道”,你能挨这样的打吗?然后是故作姿态,给人以万般怜惜的感觉,而在写黛玉时则不然。黛玉是在宝钗他们看完了之后,都走了,这时宝玉刚睡着,做梦梦到蒋玉菡了,这时发现旁边好像有人,感觉好像是林黛玉,然后自己琢磨这是不是在梦中啊。然后揉揉眼一看,哎呦,这不是黛玉是谁呢?等我们看到黛玉是什么样呢?“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曹雪芹这样写,虽然很简单,但我们看出一种强烈的对比,一个人听说宝玉被打的这个样子,她已经心疼得了不得了,她已经动弹不得了,至少是什么样呢?至少在她到这儿时,眼睛已经哭的像杏核一样了。这个时候再让她去表演什么“软语娇羞”,她已经到那个份上,她能表现得出来吗?宝钗则不然。宝钗那表现的比演员演得还好。可见宝钗一点都不心疼。宝钗才不心疼呢?宝钗心想,唉,打得好,如果这次不改呢,下次再打一顿,一旦打得他“委身于经济之间,留意于孔孟之道”那天,我当起宝二奶奶来,那多滋润啊!她是这么一个心态。
但是黛玉不是这个心态,黛玉听说他挨打,黛玉绝不知道贾环编造了一套乱七八糟的东西,总而言之,她早已经感受到了,贾家也好,这个社会也好,对宝玉的思想和行为以及她的思想和行为是接受不了的。因此,他们就决定斗争到底。我们怎么见得呢?大家回想一下《葬花词》,《葬花词》当中有这样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沟渠”,什么意思?在这里,从“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谈起,她谈“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句话到底又是说的什么意思?有人说黛玉是为了写诗,写诗呢不免夸张,我说这不对,那么如果不说夸张呢?人们又说了,那她在贾家日子过得那么好,贾家的主子没有一个人招惹她的,下人更是没人敢碰她,宝玉又是对她倍加关爱。宝玉对黛玉的关爱,超过对《红楼梦》当中一切人的关爱。这大家看得很清楚,说她有什么“风刀霜剑严相逼”啊?要么是耸人听闻,要么是写诗的时候夸张了。我说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她所讲的“风刀霜剑严相逼”恰恰反映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内心世界,他们是决意要和封建社会的经济、文化等很多反动的东西斗争到底的。他们为了斗争,他们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认为,我们赤条条的生在这个世界,我们是清洁的,我们是干净的,我们是没有沾染什么经济之间,什么孔孟之道这些东西的。我们这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还可以这样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绝不跟这个世界同流合污。这是一种誓言,有这种思想的人在这个环境之下,她在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她所感受的不是“风刀霜剑”,又是什么东西呢?
所以我们想,在这里宝玉、黛玉追求的是这些东西,那么对于她和宝玉之间的爱情,其命运将怎么样,他们心里又有多少底呢?我们要是把全书展开,我们说没有多少底。当然判词不看,判词是曹雪芹要对他们的人生进行概括。作为一个林黛玉,寄人篱下,她没有金钱,她没有权势,按当时封建婚姻,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没有了父母,怎么会有父母之命呢?又谁去给做媒妁呢?没有!所以紫鹃说,不如趁老太太健在,早日成全了这件事,等老太太死了将怎么怎么样,但是事实上谁这样呢?在黛玉、紫鹃、薛姨妈、宝钗,她们在一处的时候,然后就谈起黛玉的婚事,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个时候紫鹃马上就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大家看,紫鹃确实很聪慧,马上就抓住这个契机跟薛姨妈说“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薛姨妈老奸猾,这里她考虑自己女儿的利益,她很有一套,马上就说“你这孩子,急什么,想必催着你姑娘出了阁,你也要早些寻一个小女婿去了。”这里我们就看出来,这些东西包括黛玉自己的感受,“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她想她自己啊,就像柳絮一样,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那么她和宝玉的爱情,究竟能否成就,他们自己心里头没有任何信心。
我们再看看薛宝钗呢?“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那么在这里,“好风凭借力”的“好风”说的是什么呢?在《红楼梦》研究当中,也有不同观点,但是我认为这个“好风”包括薛姨妈作为她的父母之命,包括薛家的钱财,甚至还包括封建道德等社会环境,这些东西都有利于薛宝钗。在薛宝钗和林黛玉的角斗当中,林黛玉不占任何便宜,她想拿钱去买关系,不可能,比如说史湘云要邀菊花社,可是自己把这话说出去了之后,发现自己没有钱,正在发愁的时候,宝钗帮了她的忙。
书中是这样说的:众人看一句,惊讶一句,看到了,赞到了,都说:“这个不枉作了海棠诗,真该要起海棠社了。”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众人道:“这更妙了。”又将昨日的与他评论了一回。至晚,宝钗将湘云邀往蘅芜苑安歇去。湘云灯下计议如何设东拟题。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倒踌蹰起来。宝钗道:“这个我已经有个主意。我们当铺里有个伙计,他家田上出的很好的肥螃蟹,前儿送了几斤来。现在这里的人,从老太太起连上园里的人,有多一半都是爱吃螃蟹的。前日姨娘还说要请老太太在园里赏桂花吃螃蟹,因为有事还没有请呢。你如今且把诗社别提起,只管普通一请。等他们散了,咱们有多少诗作不得的。我和我哥哥说,要几篓极肥极大的螃蟹来,再往铺子里取上几坛好酒,再备上四五桌果碟,岂不又省事又大家热闹了。”湘云听了,心中自是感服,极赞他想的周到。宝钗又笑道:“我是一片真心为你的话。你千万别多心,想着我小看了你,咱们两个就白好了。你若不多心,我就好叫他们办去的。”湘云忙笑道:“好姐姐,你这样说,倒多心待我了。凭他怎么糊涂,连个好歹也不知,还成个人了?我若不把姐姐当作亲姐姐一样看,上回那些家常话烦难事也不肯尽情告诉你了。”宝钗听说,便叫一个婆子来:“出去和大爷说,依前日的大螃蟹要几篓来,明日饭后请老太太姨娘赏桂花。你说大爷好歹别忘了,我今儿已请下人了。”那婆子出去说明,回来无话。
甚至她也可以给黛玉弄点燕窝粥,然后给黛玉设个陷阱,黛玉有什么,黛玉啥也没有。人家薛姨妈可以说,我们家姑娘有一个金锁,和尚说了,见到有玉的才能结婚。大家想想,人家妈妈已经把这意思给透了,而且要绞尽脑汁让自己女儿去做宝二奶奶,从而得到贾家的地位。黛玉有吗,黛玉没有。在这种复杂的斗争当中,我们说宝黛对他们的爱情可以说不报什么希望。他们真正要做的是斗争,包括为爱情而斗争,我们说与其说他们俩关注爱情的成功与否,不如说他们关注的是斗争。他们把斗争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那么我们从这个意义上看,说它是爱情小说,这叫有些牵强,看怎么看了,总而言之,这个意义不大,如果说我们片面的强调这是爱情小说,势必会对它的思想性构成伤害,我们从这里谈起,跟大家讲什么呢?就是说黛玉这个人的研究,那是十分重要的。这个人物我们搞不清楚,我们想把《红楼梦》的思想性搞深、搞透,这是不可能的,甚至对它的艺术性的理解,都出现严重问题。因为艺术不仅仅表现为手法,还表现为手法用在哪儿,一个人它具有极强的相声写作手法,人家遇到丧事了,他把相声写作手法都用上去了,他不是找挨揍嘛。至少他不知道什么时候用这个手法。人家都悲哀,你到那儿把大家哈哈逗得直笑,这不是找挨揍是什么呢?我们说,在这里,手法当然很明白,它摆在那里,手法如果不是用的恰到好处的时候,也不能够认为你在艺术性方面高妙,因此我们说要想理解它的艺术性,也要对《红楼梦》当中的人物以及曹雪芹所要表现的思想有深刻而准确的认识。
曹雪芹是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曹雪芹他不仅仅是文学家、文学史学家,甚至是半个史学家,中药学家,园林设计专家,等等。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大哲学家。我可以跟大家这么讲,曹雪芹的哲学水平,尤其是辩...
在这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爱情。我们今天的高校可以说是淫乱。这个淫乱是什么?这个男女生搬到一起去,明天不高兴大家换一个总可以的。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淫乱,不是爱情!但是现在,由于大量思想的误导,把...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啦。”我们看哪本小说描述时间不是用这档次的手段?即使不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反正也差不多。说什么“闲言...
《红楼梦》,还是艺术小说。我们只简单地讲,说《红楼梦》是艺术小说,它的高度是空前的。比如说,现在有很多所谓红学家,知道八十回本红楼梦是完整的作品这个道理吗?当然,原来不是八十回,原来是七十九回。后来扩...
Copyright © 2023-2023 饱霜孤竹 Powered by EyouCms ICP证:
京ICP备19048717号-3
冀公网安备13108202001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