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究竟林黛玉美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过去朦朦胧胧读书的时候,总感觉林黛玉美,甚至还感觉林黛玉比薛宝钗还美,如果让我们把《红楼梦》当中的女性做个排序的话,很可能是这样,当然不同人有不同的排法,很可能第一个排林黛玉,说不定第二个就排薛宝钗,然后是晴雯,尤三姐,妙玉等等。反正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排法,当然你让我排,我不这么排,我觉得《红楼梦》中女性美的呢,肯定觉得林黛玉很美,我也觉得晴雯很美,我也觉得妙玉、尤三姐都很美,我肯定把她们都排到薛宝钗之前,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排法,但不管我们怎么个排法,好像我们大多都认为林黛玉应该排在第一位。但是我们要真正读《红楼梦》,我们会发现在写林黛玉外貌时,几乎没有用到具体词汇。比如说,林黛玉到底长得什么样,几乎没有这样的描述。比如说《红楼梦》第三回,他首先讲贾家几个姑娘,“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这里写探春前面四句话是写她的形态美,后面三句话是写她的形象美,这些例子我就不一一说了。《红楼梦》当中写很多人物,他是用具体的语言来描述的。比如说,写薛宝钗也是用具体语言描述的,但是我们细查林黛玉,我们发现几乎找不到具体的语言,她到底怎么个美法,没有具体的语言。比如说我们在读宝黛初会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宝玉之口看出黛玉长得有点像西施,因为他给黛玉取个名字叫“颦颦”,后来叫“颦儿”,这有点影射西施。但是曹雪芹从来没有说黛玉长得像西施,而后边他又有一句描述,他写黛玉“稀世之貌”,“稀世之貌”也是一个抽象的描述,也没人知道是什么样。他真正描述的时候,也没有具体的语言,那么我们反思黛玉之美就遇到一个问题,我们读《红楼梦》的人都感觉黛玉美,但是真正要让我们说怎么个美法,突然又遇到困难了。
我说,其实曹雪芹是采取这样一个写法,他首先写探春非常美,前面用了具体词汇,那么他写宝钗也很美,也有具体词汇,而黛玉不管是相貌还是才华,在探春之上,这是写的很明确的,她比探春美,那么在宝钗这个地方呢?他写黛玉“秉稀世之貌”,从一些零散的语言看,写她的相貌又在宝钗之上,可是有些语言又写宝钗相貌更美,这个地方写的不是很清晰。但总而言之,能给我们一个感觉,相貌肯定比探春美,至少和宝钗相当。所以有人说,她们到底怎么个美法,怎么比较,说不清楚。我说要这么个读法又读不明白了。其实我们之所以感觉黛玉美在宝钗之上,是因为我们欣赏美是用非自遣意识欣赏,非自遣意识是找那种朦胧的感觉,但并没有进入自潜意识反思,所以说不清楚,但能感觉她美。我们要真反思,真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曹雪芹在写这两个人物的时候,他是把握这样一个分寸,他写宝钗,怎么怎么个美法,那么黛玉跟她不相上下,黛玉有没有仙姿啊?也有,但是他写黛玉是写她的“灵巧”,“灵巧”是什么意思呢?“灵”好理解,聪敏,但“巧”呢,这很难说,如果我们单从字面上理解,这又把题目说跑了,因为汉语文字,往往都具有多义性,所以不好讲明白。但是在这里,实际是曹雪芹给我们点了题,他说“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巧”,那他这样提,就点了题。我们回过头来看,黛玉真正美,美在哪儿呢?美在“灵巧”,而他所说的“灵巧”是什么呢?实际用我们今天的话翻译过来讲就是形象美,首先表现为她的思想和她的追求,表现为她的才气,表现为她的性格等等精神方面,不管“灵巧”两个字怎么解释,把“灵巧”解释为精神方面的美,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那么事实上我们从《红楼梦》的情节展开来看呢?他写的也是这样。曹雪芹绝没有讲黛玉在相貌(仙姿)方面不如宝钗,但是他从来没有写宝钗具有什么“灵巧”美。所以我们说,黛玉之美的核心,就是最耀人的地方,是“灵巧”,我们要从精神方面来欣赏这个人物。就像我们前边已经讲了的一样,首先黛玉追求的东西,宝玉追求的东西,更确切的讲叫他们共同追求的东西,其实恰恰是曹雪芹所追求的东西。他们所批判、所鞭挞的东西,正是曹雪芹所要批判、鞭挞的东西。
我们随便说一说,有关传统的伦理道德,比如说什么三从四德;传统的文人和武将的忠孝道德,比如说什么“文死谏,武死战”;等等等等:曹雪芹无一不是进行批判的。通过谁批判呢?通过贾宝玉批判。批判“文死谏,武死战”,这段论述是极其精妙的。他用袭人劝宝玉,宝玉对这些东西提出批评,这里涉及的内容非常多了,我就不一一例举了。那么大家想想,同样还有一个最核心思想,就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这也是当时的社会政治、文化所崇尚的东西,可宝玉也批判,而黛玉爱的恰恰是宝玉这些东西,而宝钗恰恰讨厌这些东西,宝钗是什么态度呢?宝钗的如意算盘是最好什么样呢?最好宝玉能够领悟前情,从而能够“委身于经济之道,留意于孔孟之间”,能够当官,能够发财,而她呢,坐在宝二奶奶的地位上,过着她所想象的那种生活。那么在这个问题上,她往往是不如意的,她也在劝,也在绞尽脑汁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她解决不了。那么解决不了,她什么意思呢?我解决不了,就是你贾宝玉还按照原来路走下去,我也仍然要做宝二奶奶,我只要有了宝二奶奶的地位,我就啥都有了,我没宝二奶奶的地位,我就啥也没有。所以我们看,黛玉支持的是贾宝玉的思想和灵魂,而宝钗感兴趣的是宝二奶奶的地位,甚至对贾宝玉这个人自己怎么样都不是很关心,当然最好是能够像她想象的那样,如果不是像她想象的那样,离经叛道,那也行,我只要有这地位就行。
大家看,这里不是讲写林黛玉的核心是写她的精神追求吗?从思想性上,与贾宝玉具有一样的光辉色彩。那从性格上看,薛宝钗是绞尽脑汁讨贾母的好,讨王夫人的好,讨能够讨的一切人的好,当然不包括金钏之类的。因为金钏死了也好,柳湘莲跟了一个疯和尚走了也好,她都一点不心疼。所以在金钏死的时候,本来金钏是在被羞辱之后投井自杀的,实际是一种抗争,但在她看来,说“她肯定是不小心跌到井里淹死的”,王夫人绝对是善人。大家看,她当面在撒谎,对这些人的死,她并不关心。在她看来,不过赏几两银子罢了。柳湘莲跟疯和尚跑了,连她哥哥呆霸王这样的人都心疼的哭了,说要去找,而她却无动于衷,她拿此不当回事,她除了不讨这些人好,不讨焦大这些人好之外,我们想想在贾家有权有势的,她哪个不去讨好。百般逢迎,让她点菜,她琢磨贾母爱吃些甜烂的东西,因此她点两样甜烂的菜,好让贾母说这个孩子我喜欢她。让她点戏,她知道老祖宗喜欢看热闹戏,所以她就点热闹戏:百般逢迎,百般讨好。可林黛玉不是这样,林黛玉不讨好,我们把《红楼梦》八十回细细读一下,我们看林黛玉什么时候讨过王夫人好,什么时候讨过贾母的好,在这里,她念及她跟贾家所有人的亲情,但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她是绝不客气的。她该怎么表现怎么表现,她的性格可爱不可爱呢?我们觉得可爱。
曹雪芹是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曹雪芹他不仅仅是文学家、文学史学家,甚至是半个史学家,中药学家,园林设计专家,等等。他不仅是一个诗人,他还是大哲学家。我可以跟大家这么讲,曹雪芹的哲学水平,尤其是辩...
在这之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关于爱情。我们今天的高校可以说是淫乱。这个淫乱是什么?这个男女生搬到一起去,明天不高兴大家换一个总可以的。这是什么东西?这是淫乱,不是爱情!但是现在,由于大量思想的误导,把...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眼两年过去啦。”我们看哪本小说描述时间不是用这档次的手段?即使不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反正也差不多。说什么“闲言...
《红楼梦》,还是艺术小说。我们只简单地讲,说《红楼梦》是艺术小说,它的高度是空前的。比如说,现在有很多所谓红学家,知道八十回本红楼梦是完整的作品这个道理吗?当然,原来不是八十回,原来是七十九回。后来扩...
Copyright © 2023-2023 饱霜孤竹 Powered by EyouCms ICP证:
京ICP备19048717号-3
冀公网安备1310820200108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