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黛玉尖酸刻薄情有可原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我们说黛玉有尖酸刻薄的一面。对于黛玉的尖酸刻薄的一面,褒贬不一的有很多,而持贬态度的就更多。主要表现在对刘姥姥的态度上,尤其是在毛泽东时代,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论文,当然这不是毛泽东本意,我们不要把毛泽东时代那些红学家写的文章看作是毛泽东的意思,这是不可取的。这些红学家都要对黛玉进行批评,说黛玉没有无产阶级的情感,说穿了她是一个儒小姐,我们说后面的话肯定对,但前面的话,我觉得有点问题。后面的话肯定对,也不能够形而上学的理解,在这里你说她是个儒小姐,她在向那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所表现的反动方面开火的时候,她有一点儒小姐的特点吗?她非常的勇敢,我不是挖苦我们今天的人,我们今天社会有多少倒行逆施的东西啊,有多少丑恶的事物啊,我们哪个人敢全面的向这些丑恶的事物宣战呢?我们哪个人说“老子‘质本洁来还洁去’”,就是不跟你同流合污,死了也要跟你们斗争到底,我们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呢?做不到。你说是无产阶级也好,甚至有人讲,“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你说你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也好,你比得了人家儒小姐吗?你还别吹牛。所以我们说,简单的这么看也不对。即使前一句话,我也不同意,这和无产阶级情感是两回事。

我们翻开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他在这里还把无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等等等等各种阶级做了非常明晰的区分,他的意思就是不能把他们搞混了,我们所说的无产阶级不包括这些流氓无产者之类的。大家可以看看《共产党宣言》,他们讲得非常清楚。我们说刘姥姥是中国农民的一员,但她是经过荣华富贵的,刘姥姥当年能够跟王家攀亲的时候,刘姥姥的丈夫也是官,只不过是后来破落了,然后搬到农村去了,这是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刘姥姥也好,她的女儿也好,女婿也好,板儿也好,在这里刘姥姥到贾家是干什么去的?是想到贾家占点便宜去。而刘姥姥的女儿,是反对这样做的,觉得太丢人,然后刘姥姥说什么呢?说他们是“拉硬屎”,就是说已经那个穷到这份上,还装什么洋相。这装洋相和骨气是两回事,然后你们感觉丢脸,那她要去。去了之后,刘姥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觉得“你们拔根汗毛比我们腰都粗”,所以在第一次弄了二十两银子,弄了点破烂走了,第二次多弄点,为此刘姥姥不惜丢掉一个人具有的尊严,一个人具有的人格。在贾家开宴之前,她先在那里趁大家都不注意,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然后说完了之后,把腮帮子鼓起来,像个相声演员一样,但等到后来,这在刘姥姥其实是一种被迫的羞辱,在做了被迫的羞辱之后呢,她对王熙凤和鸳鸯讲“开始我就明白,不过大家取笑罢了”,其实她开始就明白,但她怎么想的呢?无非我就像一个猴一样被你们耍一把,但只要我能够拿一大把银子走了,那就值了。我觉得这样的一个农妇,开始不是农妇,后来成为农妇,和农村当中纯正的农妇,我觉得还是有所不同的。如果黛玉这样对农村的一个非常朴实的农妇,一个老人,那么黛玉这个问题是真的很严重了,用今天话说确实没有无产阶级感情。但是黛玉骂“母蝗虫”的并不是这样一个人啊。所以我觉的传统的很多红学家把阶级概念抽象化了,说来自农村家里没钱,就是无产阶级,他们连《共产党宣言》都没读懂。

所以说,从性格来看,我们说黛玉有尖酸刻薄的一面,但是这尖酸刻薄的一面又是很难避免的,我们决不赞赏尖酸刻薄好。尖酸刻薄不好,但话又说回来了,辩证法告诉人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无不以时间地点为转移,没有绝对好的东西,也没有绝对坏的东西。大家想想,林黛玉说穿了,就是寄人篱下。就这么寄人篱下的一个人,她还要跟封建的礼教、封建的政治甚至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作坚决的斗争,更准确的词汇叫殊死的斗争。她又没有任何钱财,她又要做斗争,大家想想,如果让黛玉象宝钗那样做人,大家觉得可能吗?那不可能。她想给人点钱、给人弄两箩螃蟹,她没有,她啥都没有。她有什么,她连爸爸妈妈都没有了,怎么会有钱财、官爵呢?我们说人家贾赦是世袭一品威烈将军,那人家有官职的,人贾母是一品诰命夫人,人贾母过八十大寿的时候,礼部要给送贺礼,礼部相当于今天的中组部,大家想,中组部给送贺礼,人家地位多高。人家都有官,再没出息的,就连贾蓉,人家还混个龙禁尉,大家说黛玉有什么?黛玉啥都没有。那么在这个条件之下,她要斗争,她能不表现出尖酸刻薄吗?她要与那些以财力、物力跟她较量,又炫耀财力、物力的人,她能不表示对金钱视为粪土一般吗?能不表现对金钱嗤之以鼻吗?她自己就那么孤零零的一个人,寄人篱下,在送宫花之前,人家方方面面就表现出对宝钗等一些人的偏爱,她能没有疑心吗?所以说那些宫花,一看来的路径,到我这儿已经比较*后了,那肯定是等别人挑剩了才给我的嘛。她猜忌心重,大家想想这不都很自然吗?那么我们再看看,当薛宝钗给她设了陷阱,首先在谈起“良辰美景奈何天”,在谈起《西厢记》和《牡丹亭》的这些歌词的时候,被薛宝钗抓住把柄了,抓住把柄之后,薛宝钗就讨她的好。她说原来她就想象宝钗藏奸,她说其实她误解了,其实宝钗一直就藏奸,只不过这个时候,她说她误解了的时候,她才真正误解了。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看宝钗对她生活比较关心,给她送去燕窝,这个时候我们还能看出她的尖酸刻薄吗?不是这样的,她不尖酸刻薄了。

事实上,我们说人有一个通常的性格,其实通常的性格是指我们通常的内在条件和通常的外在条件相作用产生的,人哪有绝对的性格呀?除非我们有一种表现,我就要怎么怎么样,如果不是这样,人不是要因环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吗?呆霸王薛蟠见了谁都敢打,他见柳湘莲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打呢?他在平安州遭劫的时候,他为什么不打呢?在柳湘莲打的时候,他怎么向柳湘莲求饶呢?让他喝脏水他怎么就喝脏水呢?你不是呆霸王吗?你把霸王气拿出来啊。所以说,我们平常讲性格,讲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一种通常的讲法,或者形而上学的讲法,但对日常语言我们不能苛求,但一旦进入学术领域了,我们要求准确,我们就要摒弃传统的不成熟的、不准确的东西。

所以我们讲,黛玉所谓的小性,所谓的尖酸刻薄也好,所谓讲刘姥姥是“母蝗虫”也好,其实我觉得传统的解释都不够准确。我们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读《红楼梦》,我们喜欢刘姥姥这个人物吗?我们也不喜欢。只不过觉得,要真是有点阶级观念,啊,刘姥姥还是无产阶级,我还是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我们都是无产阶级。大不了用这样一种观念去套一下,如果不套的话,我们谁都不喜欢。如果哪位觉得我说得不准确,请再重读一下,刘姥姥一进大观园也好,二进大观园也好,我们好好读读。在这里,刘姥姥真的阶级立场分明吗?也不分明。前面对贾家表示很友好,是因为要从贾家得到东西,那么从后来的交往当中就不是这样了,比如大姐出花,大姐病多,然后王熙凤说“您老人家”,她这个时候不也很虔诚的,很费心思的给取个名字吗?说“这个正好,就叫他是巧哥儿。这叫作‘以毒攻毒,以火攻火’的法子。姑奶奶定要依我这名字,他必长命百岁。日后大了,各人成家立业,或一时有不遂心的事,必然是遇难成祥,逢凶化吉,却从这‘巧’字上来。”这里我想,如果刘姥姥不是出于真心的话,刘姥姥也可以搞一个模棱两可的,但又有另一个意思的名字,事实上她没有。所以我们说,刘姥姥这个人我们好好看了之后再评价,我们就会说刘姥姥她并不是阶级性很明晰的。

因为在《红楼梦》当中,写黛玉的思想、黛玉的追求的方面太多了,我们不一一的列明。总而言之,我们可以看出来黛玉在心灵美方面的思想方面、追求方面,在全书当中就是她和贾宝玉表现的最明显,其他谁也不行。晴雯勇于斗争,也支持贾宝玉,但是晴雯在这些方面表现比林黛玉朦胧多了,而妙玉是什么样呢?妙玉就是对自己出家不喜欢,也不能谈恋爱,觉得这太没意思了,说这个僧侣制度很荒唐,再一个就是我爱贾宝玉,说这个婚姻制度也不好,要是有个好的婚姻制度,我爱贾宝玉,我跟他结婚那多好啊。妙玉是这样一个人,也没有更深的思想。那么其它人物呢,就是紫鹃了,表现为比较善良,虽然年纪小小的,作为一个丫鬟,但是看很多东西能够看得很明晰,既能够出个招试试贾宝玉是不是真的爱林黛玉,同时又能够在枕边跟林黛玉讲要早定夺婚姻等等等等,我们讲尤三姐也好,她并不像尤二姐那么糊涂,比如说在对贾宝玉的评价上,她就表现的非常睿智,但是我们想想基本都是小聪明,真正有思想性的,而且思想性写到最高的,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这两个人。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