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观点 > 红楼梦

丁小平:黛玉的才气了不得

作者:丁小平来源:讲座浏览次数:

我们说美无非就是从形象美和形态美这两个方面去衡量,这两个方面之外没有美,我们所讲的形态美主要指的是人,其次影射到物,其实美学当中移情说的合理成分就在这里,在这里人都有形,比如说生理的形也好,衣着的形也好,装饰的形也好,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就是由于他的心灵折射出来的态,气质、风度等,我们不是常说气质、风度俱佳吗?气质、风度是指态。形和态,这是外在的东西,内在的美是表现为心灵,心灵的美以形象的形式展示出来,所以我们叫形象美,除了这两种美,还有什么?没有了。我们说“黄山之险峻”,“泰山之巍峨”,其实是把人的形象移到物上去了,如果不是这样,什么叫“险峻”,又什么叫“巍峨”呢?鬼才知道。因此,我们研究黛玉之美也好,研究所有人之美也好,我们就是一个看她形象方面,一个看她形态方面,我们现在首先谈的是形象,形象当中首先谈的是思想,情操,然后我们要看她的才气,性格我们在前面也顺便谈了一些。

从才气来看,那了不得。《红楼梦》当中写的才气高的人,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还有一个着墨不多,但是写才气却放到了这三个人之上的,就是妙玉。《红楼梦》尽管用了大量曲笔,说贾宝玉“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等等,但是我们读《红楼梦》的时候,感觉宝玉的才气还是相当棒的,只不过不及黛玉和宝钗罢了。我们从《红楼梦》塑造林黛玉的才气来看,她很小就认了很多字,读了很多书,而在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在那个时代读什么书,所以在黛玉进了贾家之后,问贾母几个姊妹(就是迎、探、惜春,元春在宫里)都读了什么书啊,贾母说“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她们也没读什么书,但是黛玉读了,这是其一,那么真正表现才华的时候,有这么两处,一处是写大观园刚建起来,由宝玉来题写匾额,这个地方从作品来看,写的还有点问题,从题匾额来看,那个时候宝玉还是个孩子,那题匾额所流露的才气以及在论述我为什么这么题写的时候,尽管贾政骂他,什么孽障,什么蠢货,但是不管是题写匾额,还是讲为什么如此这般题,一个是讲作品,一个是文艺理论,这两个方面真高啊。现在有几个文学教授能做到?他在这里写一个孩子这么有才气,但后来一旦成立诗社,宝玉写的诗又不及其他几个人,甚至都不及探春,我说这地方稍有点矛盾。从前面写的匾额来看,写的很不错。但总而言之,到了元春省亲的时候,让宝玉作诗,首先是姊妹们每人做一首,后来让宝玉专门去做。这里写宝钗等很多人都是很认真的去做,当然做的也不错,但是谁都没有黛玉随便敷衍塞责做得好,就是我随便做那么一首五言律诗,都是最好的。在这里,黛玉做的一首诗中说“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所以很多人说,你说黛玉这个人她是从来不媚俗的,从来不讨人好的,那么“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说元春算什么呢,元春才气怎么能跟黛玉比,黛玉怎么可能瞧得起元春这样的人,既然瞧不起,她又说“何幸邀恩宠”,这不是矛盾吗?我说这么理解是有问题的。这是因为首先当时有一个特定的政治制度,人家“才选凤藻宫”之后,人家是代表皇帝的,连贾母这些人都要下跪,而她呢,曹雪芹写的很简单,她觉得这种档次东西还让我写,有什么好写的,“只胡乱做了一首五言律应命罢了”。她这里是凑数,不认真,所以这里要说她有什么媚俗、讨好、逢迎,是不确切的。真的到了把宝玉给难住的时候,就是被“绿玉”“绿蜡”这个词难住的时候,在这儿宝钗也帮他改字,也帮他写诗,当然宝钗写的也不错,而黛玉呢?曹雪芹写她“低头一吟”,就是说她随便一想就有了,菊花诗那个地方,宝钗就更无聊,她事先跟湘云俩先拟完了题目,第二天要去作,第二天去作还没作过林黛玉,“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吗?就好像我们大家在一起,今天晚上我出考题考试,明天我把题拿出来大家一起考,我今晚出的题,我还没考过大家,就说我这个水平有多低吧。别人是拿了题目之后,现琢磨现作,要点上梦甜香,超过时间就不行了,大家想,宝钗和湘云提前一个晚上拟的题,她们俩有多少时间来想这些题目,人家都没时间来想,拿过来就作,都在你之上,我们看这能力差了多少。所以在这里,宝玉写了好几首,其中《杏帘在望》写得最好,就是黛玉随便写了个东西,弄了个纸团丢过去,然后宝玉抄上就完了。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在这里我们看她写的多活,词句非常的清新,这个清新,她是用俗话讲的清新,“菱荇鹅儿水”、“一畦春韭熟”都是俗话,但是用得非常新颖、非常别致,使得这种返璞归真的田舍的美跃然纸上。随便一写就这样,那么宝钗写的行吗,其它人写的行吗?都不行。

我们再看,咏白海棠。宝钗写什么呢?“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她所讲的“白帝”说的是谁啊?注意,《红楼梦》所有的诗歌,都是写到灵魂深处的,《红楼梦》不管是写梅花也好,写海棠也好,写菊花也好,都是借物咏志,常常写的就是自己。史湘云写的《如梦令》,写的柳絮是写的她自己;《唐多令》,黛玉写的也是自己;《临江仙》也同样是柳絮,宝钗写的也是自己:哪个人不是在写自己?我们说王扶林导的电视剧荒唐的地方十分多,其中一大荒唐就是把诗歌都给砍了,把诗歌砍得太多了,当然周雷这把子人水平太低,他可能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小说语言向影视语言转化的时候,他不会转化,这个问题是有必要研究的,电视剧不能够把诗写一大堆啊,荧幕上人也没了,就是一行一行的诗,不能这么做,偶尔可以为之,电视语言和小说语言差别很多,这就表现电视语言和小说语言的差别之一了吧。小说可以写在纸上让大家看,而电视还有个束缚,小说的一段没读懂可以反复读,不行我放那儿,过一段时间我再读,那电视可以这么看吗?电视这么看不就糟了嘛。那电视节目也没法排,原来是三十六集,后来一演成了八十多集,为什么呢?说等大家查查字典。这行吗?这不行。而诗歌呢,可以反复琢磨,这个时候我们感受它的美,可电视没有这个时间。所以周雷也好,王扶林也好就遇到这个困难,那有人问了,你有什么办法?我说,任何事物都有他自己的特点,在这里,我们不是说亦步亦趋跟原作一样,事实上也不可能跟原作一样,原作是文字,现在变成三维的,变成画面了,文字是一维的,这本来就不一样。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加一些议论,大家论诗,互相之间多加几句评论,其实不就展现出来了吗?!所以《红楼梦》电视剧最坏的,是把诗砍掉了,这诗一砍掉,林黛玉就不是敢于斗争、才华横溢的人了,而变成一个尖酸刻薄、哭哭啼啼的了,没了诗她哪有才气啊!注意,我讲这个地方不是为了要骂王扶林,不是这个意思,我在这里用这个例子讲什么呢?因为我们看过这个电视剧,看电视剧,我们并不喜欢林黛玉这个人,为什么?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诗给砍了。我讲这个例子,大家是有很深的感受的,我是用大家有很深感受的东西让大家明白一个道理,就是黛玉之美如果不谈诗词,她的才气丢了,她的才能没了,她的美受到极大的贬损。所以要谈这个问题。

薛宝钗在咏白海棠的时候,句子比较平,没什么惊人之句,只是李纨,她要平衡各方面关系,大儿媳妇也不好当啊,所以在这里出于这个需要,而且我们从作者来看,又让她点评,所以说在咏白海棠时,她让薛宝钗获胜了。为什么让薛宝钗获胜呢?她说“这诗有身份”,“含蓄浑厚”,什么有身份?就是说只有像我这样,遵从三从四德,家里又有钱,我又会做事,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够和“白帝”保持着一种联系,你们配吗?你们不配,就我配。这里“白帝”,在我看来,影射的是贾宝玉。“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而黛玉的诗一写出来,周围的人马上就议论,包括宝玉说“从何处想来”。“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看,她的想象力多强,把白海棠写的多美,当然她也是借物咏志,毛泽东总讲“诗言志”,所以她用它来写自己的胸怀,然后下面“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大家看,李纨怎么评价呢?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所以让宝钗获胜。其实在这里,实际她写的不行,然后宝玉怎么样呢?“宝玉道:‘我的那首原不好了,这评的最公。’又笑道:‘只是蘅潇二首还要斟酌。’”就是说你评的不公正,这时李纨说了,“原是依我评论,不与你们相干,再有多说者必罚。”大家看是不是这样?而到了菊花诗那儿,我方才已经讲了,宝钗等提前拟了题,还写不过人家,她的才气不行。那么我们再看,不管是咏絮词也好,还是其他什么也好,都不行。

曹雪芹写黛玉的才气,不仅仅通过诗歌,还通过几个地方来写。比如说,就诗歌来看,黛玉还有两个。一是拟《春江花月夜》之格,写《秋窗风雨夕》:

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

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

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

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

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

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

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

连宵脉脉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

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时滴沥。

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

还有一个是《桃花行》,桃花社不是因《桃花行》而起的吗?她的《桃花行》写到什么程度呢?宝玉读完桃花行之后,“痴痴呆呆,竟要滚下泪来”,我们不妨来读一读: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亦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帘栊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我觉得《秋窗风雨夕》写的很动人,但是《桃花行》写得更动人,我们读一读,看看有没有宝玉的感觉。如果你说比宝玉差点儿,我说那是你没有身临其境,如果我们哪个男孩子谈恋爱了,这是你女朋友写的,你就有宝玉的全面的感觉了。真的,其实我们不做文学家,不做作家,我们不知道,一旦我们做了,让我们写一首诗,让人看了之后能使他哭了,那是极不容易的事情。吹牛好吹,但做起来太难了。当然我们说,这里所有诗都是曹雪芹一个人写的,这自不必说,但是他毕竟塑造这个人物,把它放到林黛玉头上了,所以我们说林黛玉才气了不得。

网站地图